yy易游6月19日至20日,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镇遭遇持续强降雨yy易游。在高强度降雨的冲击下yy易游,地坪镇地坪村下寨(牛角湾)发生滑坡,导致2间简易棚房受损,道路交通被迫中断。令人欣慰的是,得益于及时精准的预警,受威胁区域的9户31名群众提前安全撤离,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。
这背后,是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全链条地质灾害防御体系的高效运转。近年来,贵州省气象局着力强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,今年以来助力全省累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起,避免人员伤亡511人,避免经济损失8362.5万元。
“6月19日夜间至20日白天,黎平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。”早在6月19日下午,根据省气象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地质灾害橙色风险预警信息,黎平县委、县政府立即安排部署,启动三级应急响应,果断采取紧急转移措施,成功避开此次滑坡灾害。
近年来,贵州省气象局与自然资源、应急管理等部门紧密协作,建立起“信息实时共享、风险定期会商yy易游、预警联合发布、应急协同响应”的高效联动工作机制。该机制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预警叫应“五有”工作要求,即有预警、有叫应、有行动、有反馈、有核实,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基础信息、实时雨量监测数据、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等关键信息在部门间高效互通。
在强降雨来临前、持续降雨期间以及灾情发生后,省气象局与自然资源、应急管理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联合会商,推动风险研判、预警发布、应急响应各个环节无缝对接。
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朱玉梅说:“近年来,我们和省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合作,面向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和监测员开展叫应,为组织群众转移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。”信息互通,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
依托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,贵州打造了“立体化+精准化”预警网络,整合了广播电视、政务网站yy易游、“黔气象”新媒体、应急广播等12类传播渠道;创新采用“五位一体”防灾模式,联动乡镇、村社区、自然资源部门、地质专家和群测群防员,对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“点对点”精准预警。
贵州省气象台向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提供过去5日降水实况产品、未来24小时网格降水预报产品、雷达拼图监测产品及逐小时滚动临近降水预报产品,省气象数据中心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获取全省6695个地灾隐患点的雨量数据,融合气象区域站数据,形成实况格点产品推送到“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”,提示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和监测员关注强降水带来的威胁。
“气象预警对我们帮助很大。每次收到气象信息,我们就要不间断地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,一旦发现异动,第一时间上报。”剑河县柳川镇南脚村党支部书记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张文军说。
贵州省气象局大力强化短时临近预报预警(0—3小时)能力建设,开展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信号“闪信”发布业务试运行,精准锁定强降雨落区、强度及持续时间,为基层政府组织“点对点”临灾避险和应急响应提供关键信息支撑。
在重大天气过程来临前yy易游,省气象局与省自然资源厅加密会商频次,联合发布精细化到县(市、区)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。2025年,累计联合发布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177期。